河海大学古代堤坝工程与技术研究团队依托于岩土力学与堤坝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为推进教育教学与科学研究协调发展和促进教师全方面发展而组建成立,经过长期人才培养与科研合作逐渐壮大,团队成员长期工作在岩土力学与堤坝工程领域教学与科研一线,时刻践行着教书育人与创新强国的使命与责任。
河海大学古代堤坝工程与技术研究团队有教授5名、副教授10名,40岁以下成员占比约60%,专业结构和年龄结构合理,团队凝聚力强,协作分工明确,工作高效。该团队非常关心青年教师的成长,对青年教师不但在教学上进行指导和严格把关,还在科研上给予孜孜不倦的指导。团队教师秉承“以生为本”理念,因材施教,关爱学生,培养学生全面发展。
科研攻关,本源追溯助申遗
良渚申遗成功的意义不仅在于考古本身,更重要的是其文化价值,良渚成功申遗,向世界揭示了一个令人震惊的事实:早在5000年前,中国良渚的水利工程技术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良渚古城外围水利系统,由统一规划设计的11条水坝(目前已发现)组成,控制面积达100平方公里,其工程的规模、设计与建造技术方面展现出世界同期罕见的科技水平,体现了良渚社会高超的规划、组织和管理能力。作为良渚申遗的重要组成部分,良渚水利系统的发现和证实,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团队负责人袁俊平教授说:“良渚水利系统‘超视距’的规模实在令人震撼!科研好奇心与文化自信的精神动力促使我们加入。一开始的时候,大家带着很强的好奇心想去了解这个事情。同时也觉得,作为河海大学的一员,有机会去证实良渚水利系统的存在是很值得骄傲的,应该把这个事情做好。”河海团队原是浙江省文物考古所另一个项目的“救火队”,在2016年10月经实地调研,认为良渚外围水利系统具有极大的科研价值,了解到良渚申遗工作缺乏专业的学术支撑之后,主动要求参与联合研究。2016年11月,研究团队来到现场,在3年里走遍了与良渚水利系统中的每一座山,调研了周边1000多平方公里的水文与地质情况,逐渐揭示了良渚水利系统的规划布置原理、功能作用以及相关工程技术特点。2017年4月,研究团队在良渚组织召开了全国水利专家论证会;2018年9月又提交了《良渚古城外围水利系统及工程技术研究》、《良渚水利系统与中国古代水利工程比较研究》等研究报告作为申遗文本附件。在国际遗产评估机构ICOMOS专家现场考察期间,研究团队精心准备了两场水利系统研究专题汇报,并做了实验演示,ICOMOS委派的评审专家莉玛·胡贾女士当场表示“我没有问题了”。
团结协作,一丝不苟干实事
河海团队在对良渚水利系统的探索中,对水利系统到底是怎么发挥作用的,对整个功能运行的一些机理和运作的原理进行了长时间的讨论和交流,也咨询了许多专家学者。研究发现,整个水利系统表现出复杂的功能体系,而且整修水利系统规模惊人,水库总容量相当于3-4个西湖,展示了良渚时期非常强大的社会组织能力。在浙江省文物考古所提供的遗存信息、卫星地图等原始素材基础上,河海团队进行合理推算和假设。“他们帮助我们确认了五千年前的河道走势、找到了保证水坝系统正常运行的溢洪道、初步解释了古城择址的原因。”到目前为止,还有些谜题没有找到答案,尤其是良渚水利系统里面比较复杂的,如双坝的功能问题,还很难给出一个确切的答案。良渚考古是对中华文明的探源。双方的“谦让”,真实地反映出全国专家学者为“国之大事”不分彼此的协力。目前,浙江省文物考古所与河海大学古代堤坝工程与技术研究团队联合的古代水利系统与工程技术合作研究中心,分设杭州、南京两地。随着考古的深入,双方将继续破译良渚水利建设之谜。
不畏艰难,重点突破勇担当
虽然从60年代卫星图片上可以比较清楚地看出水利系统的布局,但现今地形地貌与当时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又受限于整个水利系统“超视距”的规模,加上老城区道路绕来绕去、很不规则,团队成员在刚开始开展现场调查时,只能拿着手机地图靠定位进行反复比对。这种“边走边找”的现场踏勘工作持续了大概1-2个月,在每个地方都跑了许多遍之后,大家才慢慢熟悉了当地的情况。
团队成员们每天都很忙碌,但却始终保持着乐观的态度,对工作倾注十二分热情。在工作中,总是积极地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即使在工作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情况下也是如此。在研究良渚古代水利系统和工程技术时,会涉及到众多不同学科的问题,包括环境、地质、GIS、气象、考古、岩土、水利等,其中有些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如测试技术、分析软件、观测和试验仪器等)并不是团队成员所熟悉和擅长的,但经过努力学习和摸索,目前已经基本能解决这些问题了。虽然研究工作条件比较艰苦,但团队成员也能苦中作乐,被考古学者的敬业精神所感染,团队成员经常在吃饭时或饭后散步时讨论交流研究中遇到的问题,有时热烈地讨论甚至持续到晚上11点多还难以结束。
浙江省文物考古所研究员、良渚古城外围水利系统考古领队王宁远在朋友圈发表的文章《写给河海大学良渚团队》中写道:“他们义务完成的工作,对良渚申遗是关键时刻的雪中送炭,是救了我们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