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海吾师 | 2020年“我最喜爱的老师”——陈徐东

发布者:人力资源处发布时间:2021年02月22日浏览次数:1080

陈徐东,男,博士,青年教授,博士生导师。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江苏省自然基金项目2项(其中省优青1项),入选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共发表学术期刊论文131篇,其中SCI论文110篇、河海大学A类期刊论文30篇、建筑科学T1类期刊论文21篇、ESI高被引论文1篇,H-index为19,申请发明专利35项,已授权18项,出版专著4部;获得大禹水利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福建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培养硕士生32名,博士生5名,6人获研究生国家奖学金,2人获得宝钢优秀学生奖;指导学生获得“挑战杯”全国银奖、“节能减排”大赛全国一等奖、全国土木工程专业本科生创新实践成果特等奖2项,指导省优本科论文一等奖2篇。


科研实践,以身作则


陈徐东老师2014年博士毕业于河海大学结构工程专业,留校任教后一直从事混凝土动态损伤机理和动力特性、混凝土结构监检测技术、固废材料资源化应用等相关研究,他始终坚持奋斗在科研创新和工程实践第一线,带领学生团队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和“生态文明建设”需求,相关研究成果被应用于迁安海绵城市建造、阿根廷圣克鲁斯CC/LB电站和印尼巴丹托鲁水电站。

 

谈到如今的选择,陈徐东老师表示,“在河海求学的十年是人生成长过程中最为重要的时期。这段时间让我明白了研究生的责任和意义,明确了投身科研的目标。”正是在他这份“责任心”的影响下,他所培养的两名硕士研究生以“环保建材行业领航者”和“土木工程大国工匠”为职业目标,分别获得2020年江苏省第十五届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总冠军、特等奖,取得了学校在这项比赛中的历史最好成绩。


教育教学,倾心有为 


陈徐东老师为土木工程、测绘工程专业的本科生教授《钢筋混凝土结构》和《土木工程概论》两门课程,为结构工程专业研究生开设了《高等钢筋混凝土理论》课程。在教学过程中,他努力将学科前沿和科研要素融入自己的教学过程,将自己的科研成果转化成课程教学案例,不断更新教学内容,用自己的经验和积累帮助学生尽早建立“科研思维”;他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传授书本知识的同时,结合学校水利特色和重点行业信息,深刻挖掘专业背后所蕴含的教育元素,增强同学们的家国情怀、使命担当,并通过指导课外科技实践,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变成同学们的自觉行动;他突出学生主体,积极探索“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将学习的决定权转移给学生,指导同学们利用课外时间自主规划学习内容和呈现学习成果的方式,而在课堂上则采用讲授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来满足同学们的需要,促成他们的个性化学习。

 

走下课堂的陈徐东老师是一名热爱足球、乘风破浪的“85后”,每周参加一场足球赛是他的必修功课,研究生足球赛的赛场上也常见到他奔跑的身影。平时,他不仅关心同学们的学习生活,更鼓励同学们走向操场,参加体育锻炼。“场上一分钟,场下十年功”,陈徐东老师经常用足球运动员的自律和拼搏来勉励自己的学生们在学业和科研上“再努力一下,冲向梦想,不负韶华”。


创新育人,锐意进取 


陈徐东老师十分注重学生的创新精神塑造和创新实践能力培养,鼓励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每年指导本科生开展国家级创新训练计划项目,并坚持依托自己的科研课题指导本科生高质量完成毕业论文,引导本科生提早接触科学前沿,探索学术问题,训练创新思维,显著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组织学生参加创新创业大赛是实践育人的重要环节,为此,陈徐东老师每年都会带领几批学生前往河北、福建、陕西等地进行实地调研、开展实验研究,亲自指导学生参加各类赛事。他认为竞赛是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优质平台,尤其是向更高级别竞赛迈进的过程更是难能可贵。2015年以来,陈徐东老师在指导学生蝉联两届全国土木工程本科生创新实践成果竞赛特等奖之后发现,相较于传统的创新实践类学科竞赛,“互联网+”、“挑战杯”等创新创业大赛的规模更大、综合性也更强,于是他和学生一边摸索一边“转型”,不断开拓视野,目前已指导学生获得“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全国银奖、“挑战杯”江苏省一等奖、“互联网+”江苏省三等奖,累计获得省级以上竞赛奖项近20项。创新精神孕育桃李芬芳,目前,陈徐东老师共培养了硕士研究生32名,博士研究生5名,已有6人获得研究生国家奖学金,2人获得宝钢优秀学生奖。



听学生们说

土木与交通学院2019级结构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李升涛

陈老师在学术指导工作上尽职尽责,尽力帮助同学们找到适合自己的研究领域和方向。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他仍然十分关心学生的生活,帮助同学们及时排除生活上遇到的困惑。他有时非常幽默,有时非常严格,但始终言传身教,教导学生们在学习上要勤奋踏实,激励学生在人生道路上奋发向上。

土木与交通学院2020级结构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石丹丹
图片

陈老师在科研教学上严于律己,生活中平易近人,亦师亦友。不仅在科研上积极进取,勇于创新,同时关心学生们生活学习上的问题和困难。在学生的研究生生涯中,陈老师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认真听取学生遇到的困惑,并循循善诱,善于引导并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特长。

土木与交通学院2020级结构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胡良鹏
图片

陈老师在我本科期间便是我们的班导师,作为班导师,陈老师尽心尽责,充分照顾到了我们刚步入学校时对学科专业茫然的心理状态,带领我们参观实验室,在课程学习和专业认知上都给予了我们莫大的帮助。而作为我的研究生导师,陈老师平易近人,是我学习知识的指导者和引路人,他永远将学生的健康成长放在教书育人的第一位,扎实的知识功底和勤勉的科研态度深深影响着我们,让我们知道了一个好老师、好科研工作者应有的标准。

土木与交通学院2020级结构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杨瀚清
图片

陈老师是一位专心科研的老师,经常耐心指导我们的试验设计和论文写作,在科研中提升我们的各方面能力;在生活方面,他及时了解并关心我们的生活情况,使我们始终保持最佳状态。疫情爆发之初,作为班导师的陈老师积极参加班级线上班会,给同学们提出居家抗疫的建议,并倡议大家团结一心,共同战胜疫情。

 土木与交通学院2017级土木工程专业本科生吴朝国
图片

陈老师上课十分幽默,授课有条理,有重点,除此之外,陈老师还指导我们参加了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从项目选定,到最后的申报成功,陈老师给了我们很多的意见。另外,陈老师指导我们参加了“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带着我们一遍一遍地修改计划书和答辩PPT,在赛前和我们一起排练,一起寻找并解决任何可能出现的突发问题。正是因为有陈老师这样的良师益友,让我的大学生活变得更很充足,更有意义。   

  

土木与交通学院2017级土木工程专业本科生石振祥
图片

陈徐东老师为人幽默热情,平易近人,在讲课过程中运用幽默的语言令我们在欢笑之余收获知识,对同学们既热情又严格,课堂上的气氛也十分活跃。下课之后,陈老师还会细心询问班上的同学是否听懂课上的讲解,根据同学们的反映情况调整上课的方式方法,不让任何一位同学掉队,能遇到这么一位平易近人、有责任的好老师,是我们的荣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