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河海大学将持续推出一批优秀教师个人和团队先进典型,引导广大教师弘扬践行教育家精神,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支撑。
江静华:江河之水润无声 静心育才绽芳华
江静华,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先进材料与应用研究所所长。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高校“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培养对象、CSC“国家公派高级研究学者”资助对象。主要从事高性能金属结构材料、功能合金及成型技术等教研工作, 承担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课题30余项,编著国家“十二五”重点图书等专著、教材4部,授权发明专利43件, 发表SCI论文230余篇,曾获江苏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江苏省优秀本科毕业论文指导教师等。
以德立学,静心育英才
攻读硕士学位时,江静华老师就被材料之美之力所震撼,深刻地体会到科技的进步与材料的发展息息相关,更加明确了心之所向——为我国材料发展和人才培养奉献终身。
本着“真材实料、甘为人梯”的求是之心,江老师来到南京开始了二十余载深耕杏坛的孜孜育才路。江老师坚信“打铁还需自身硬”,她通过在职攻读完成博士学位并进行了海外研修,同时不断开拓教学新视野,吸收先进的教育思想,以适应教学的新形势、新要求、新特点,努力提高“三全育人”水平。她始终坚持“学高为师,身正为范”,铸师魂、强师能、修师德,以高度自觉的敬业精神、认真负责的教学态度、深厚的学识修养和严谨的教学方法引领学生。
二十余年来,江老师牢记育人责任、强化使命担当,兢兢业业奋斗在教学科研第一线,先后主讲8门专业课和1门公选课,主持完成《材料科学基础II(本科MOOC)》《金属材料失效分析》(研究生“课程思政”示范课程)、《Failure Analysis of Materials》(留学生全英文精品课)等多门校级精品课程建设。
江老师(左2)参加2024全国机械与材料工程学术会议
江老师注重提升学生创新思维,将学生素质教育寓于专业教学之中,做到“每课必备,每课必新”,及时更新教学方法,不断优化教学内容,引入学科新进展和行业新风向,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加强思考。坚持寓教于乐、寓教于理、寓教于新的教学理念,江老师取得了良好的教学实效,被中国教育管理学会评为“全国素质教育先进工作者”。
江老师还积极探索“课程育人、实践育人、文化育人”的多元一体化材料类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主持完成了江苏省研究生教育教学研究与实践课题2项,获得了第五届全国素质教育教研成果一等奖、河海大学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和二等奖1项。编著了河海大学精品教材《材料美学与造型艺术》并被推荐申报科学出版社“十四五”普通高等教育规划教材。
教研相长,春风绽芳华
面向国家战略对新材料的发展需求,江老师坚持基础与应用并重,开展先进微纳米材料及其技术的应用基础研究。2023年,她入选美国斯坦福大学发布的“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当选国际冶金材料类顶刊《Journal of Magnesium and Alloys》编委,H指数位居材料领域全国排名前1%。
江老师还领衔和带动材料学科团队建设,积极参与学位点建设和评估,参与重点科研平台的申报和建设工作,培养多名青年教师骨干,积极推进产学研合作,打造产教融合经典案例,在教学科研、学科建设、社会服务等各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带领学生开展科研实践活动时,江老师注重引导学生提升创新能力,强化报国信念,先后指导了10余项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省级以上9项),指导学生获江苏省优秀本科毕业论文1篇、河海大学优秀本科/研究生学位论文7篇,2名留学生获得“留学江苏”政府优秀学生奖学金。
作为孕育新技术、新产品、新装备的“摇篮”,新材料是国家大力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材构穹宇,料定天下,博学而笃志。”江静华老师寄语同学们,“笃志”是坚定专业志趣的好学态度,“博学”是深化专业基础的重要方法,要夯实学科基础,注重交叉融合研究,不负家国所望、兴材兴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