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河海大学将持续推出一批优秀教师个人和团队先进典型,引导广大教师弘扬践行教育家精神,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支撑。
杨英宝:铸就师德丰碑,奉献光辉前行
杨英宝,地理与遥感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江苏省测绘地理信息学会副理事长、江苏省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摄影测量与遥感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遥感应用协会热红外遥感专委会委员,教育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家。长期从事流域生态环境遥感、热红外遥感等科学研究与学生培养工作。近年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国家重点研发专题和水利工程技术服务项目等10余项,在RSE、TGRS、Earth’s Future等专业领域顶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获安徽省科技进步奖、中国测绘地理信息学会测绘科技进步奖等省部级奖3项;主持教育部主题案例等省部级教改项目3项,出版《遥感与图像处理》《城市热环境遥感》等专著教材3部,指导学生获江苏省优秀本科毕业论文、江苏省优秀硕士论文等奖项,获江苏省测绘地理信息创新创业大赛优秀指导教师、河海大学首届优秀研究生导师等荣誉称号。
育才有为,硕果累累
自2005年入职河海以来,杨英宝老师始终扎根教学岗位,因为她始终坚信,教育不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塑造心灵,点燃学生心中的梦想之火,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
杨老师如同一位不懈的探险家,紧跟学科发展前沿,不断更新遥感世界的地图,引领学生穿越学科的丛林,抵达知识的海洋。二十年的教学生涯中,她主讲《地球科学概论》《城市遥感》《遥感地学分析》《GIS设计与开发》《科技论文写作》等多门课程,主持录制《遥感地学分析》线上课程。课下,杨老师积极结合学生需求、专业特点及自身所长,精心选择专题内容进行备课;课上,增加课程的趣味性,引导学生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专业知识,确保每个专题都做到“精”“深”,而非“粗”“浅”,让学生学有所获,学可迁移。这源于杨老师坚持终身学习理念,追求“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教学态度,不断充实、拓展、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努力做到“站稳讲台,讲深讲透”。
杨老师不仅注重传授专业知识和技能,更重视将思政教育融入专业教育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社会责任感,成为学生们信赖的引路人和同行者。在她的课堂上,遥感技术从公式图像变成了活生生的故事和案例,让学生们能够触摸到它的脉搏,感受到它在国家建设中的巨大作用。杨老师用她的热情和智慧,让学生们看到了遥感技术的无限可能,也激发了他们对专业的热爱和对社会的责任感。
同时,杨老师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大先生”的含义,不仅在学术上给予学生指导,在生活中也是他们的坚强后盾。作为班导师和科研导师,杨老师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更关心他们的内心世界和个人成长。在她眼中,每位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都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和空间。同学们也亲切地称呼杨老师为“宝妈”,是他们心中最值得信赖的人。
在杨老师的悉心指导和鼓励下,学生们如同沐浴春风的幼苗,茁壮成长,学会了如何面对挑战,如何坚持信念,如何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断前行。他们相继获得了国家奖学金、严恺奖学金等骄人成绩,被评为江苏省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等荣誉称号,并且继续在专业领域深造。这些成绩的背后,是杨老师无数个日夜的付出,她用服务国家科技发展的理想影响青年学子,用遥感的力量感召着学生们勇往直前。
治学善为,贡献卓著
杨英宝老师积极投身于遥感科学的科学研究中,围绕我国遥感技术在城市规划、环境监测和灾害预警等方面存在的难题开展了系列深入的研究。同时,杨老师还将科研项目和成果融入日常教学和研究生培养中,促进、反哺教学的提升。她始终坚持科研与教学相辅相成的理念,认为科研不仅可以为教学提供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实际案例,还能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