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涛:以师为荣,以教为乐

发布者:人力资源处发布时间:2025年01月06日浏览次数:10




为深入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河海大学将持续推出一批优秀教师个人和团队先进典型,引导广大教师弘扬践行教育家精神,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支撑。






陈涛:以师为荣 以教为乐




陈涛,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环境与社会研究中心(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建设基地)副主任,学术集刊《环境社会学》副主编,主要研究方向为环境社会学。主持国家社科基金3项、江苏省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等其他项目数十项,专著《河流的承包——河长制的地方试验及其创新扩散研究》入选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在《社会学研究》《社会学评论》《中国行政管理》等期刊发表论文多篇,多篇研究成果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新华文摘》(网刊)、人大复印资料《社会学》《社会学文摘》《生态环境与保护》等全文转载。兼任中国社会学会理事、社会变迁研究会理事、中国社会学会海洋社会学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社会学会环境社会学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等。入选江苏省“社科优青”、河海大学“大禹学者”。







为师:严在当严处,暖在细微间



“在我们心里,陈老师既是严师,更是益友。”陈涛老师严谨认真,对自己和学生的要求都非常严格,不仅注重引导学生掌握专业理论知识,也努力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仔细研读学生提交的论文,提出具体的修改意见,再反馈给学生进行打磨和完善,交给陈老师的每篇论文都要经历这样循环往复的过程。“虽然论文被陈老师打回来很多次,但每次都能帮助我们更深入地去思考其中的逻辑是否紧密、思路是否清晰,在这个过程更加精进和提升我们的学术能力。”陈老师的学生这样说道,“而且无论时间多晚,陈老师都会耐心地解答我们的疑惑,就像是暗夜中一盏灯火,为我们照亮前行的道路,带我们寻得知识的宝藏。”


陈老师和博士生参加中国社会学学术年会


在指导初次开展学术研究的学生时,陈老师会有针对性地根据学生们的学习和理解情况,给出方向性的引导。他常常鼓励学生,“每个人都是从学生时代走过来的,也都是从懵懂困惑中开启学术之路,重要的是要带着恒心和毅力,以严谨的科研态度踏上这场探索之旅。”陈老师还担任本科生导师,指导一年级学生获得大学生创新计划项目国家级立项,指导的学术作品荣获第十七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江苏省二等奖。


“做研究的过程中,老师对于事实的尊重、对于细节的深究,还有求实求是、立知立改的精神,无不在告诉我何为真正的学术。”陈涛老师的学生在论文致谢中曾这样写道。


陈老师与2022届毕业生


在陈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学生们有了更多收获和肯定。所指导的博士和硕士生多次荣获江苏省普通高校专业学位研究生科研实践计划项目、河海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培育项目资助,获得国家奖学金、江苏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河海大学优秀毕业研究生等,陈老师所在的环境社会学教学团队也被评为学校首届“优秀研究生导师团队”。







为教:矢志不移 热情永恒



教学中,陈涛老师常常和学生交流讨论,碰撞思想火花,启发学生们思考需要做什么样的研究,怎么样去做研究。在交流中突然闪现出一个好思路时,他也会和学生们一起兴奋起来。“向导师和任课老师学习时,既要能够把老师们传授的知识与思路消化清楚,也要努力向着超越老师的方向大胆前进”,陈老师经常这样对学生说道。他鼓励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善于探索、乐于开拓,获得更大的成长,超越自己、超越老师们。


研究的关键在于提出问题。但好问题往往不能单从文献中寻找,还必须要走进社会、认识社会、理解社会,在田野中真正发现值得探究的问题。在陈老师看来,社会学专业的学生必须践行费孝通先生所倡导的“行行重行行”理念,从实而求知。在此基础上,通过深入的调研和分析,服务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


陈老师注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积极引导学生在相关机构或部门开展调查研究,并反复强调“调研不能走马观花,要多听、多看、多反思,对于所获取的任何材料和数据,定要多方求证、仔细推敲、求真求实。”陈老师也多次获得江苏省大学生志愿者千乡万村环保科普行动优秀指导教师、河海大学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优秀指导教师等。


陈老师带领学生在广西贺州市开展生态环境与生物多样性保护项目研究


作为江苏省“十四五”重点学科河海大学社会学学科环境社会学方向带头人,陈老师领衔组建河海大学科研团队“环境治理与乡村振兴研究团队”。他担任副主编的教材《环境社会学》入选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推荐教材和21世纪新编社会学系列教材,主讲的研究生课程《环境社会学》获得学校研究生精品课程建设资助。


陈老师在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苏皖片区第十五届年会做主旨报告


此外,陈老师还积极投身教育教学改革实践与研究,主持了教育部学位与发展研究中心主题案例、江苏省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等多项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持续探索新形势下适宜当下学生的教育教学方法。作为首席专家,主持完成的成果《从“五水共治”到“吾水共治”:水污染治理中的民间环保组织实践》入选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2024年度典型案例成果。在学生评教中,陈老师多次位居前列,获河海大学教师讲课竞赛一等奖,主持的教学成果《强特色、引主流——社会学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获河海大学教学成果奖(研究生教育)一等奖。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2IeddrakmG6Kt7eDPtBB3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