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河海大学将持续推出一批优秀教师个人和团队先进典型,引导广大教师弘扬践行教育家精神,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支撑。
陈慧萍,河海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中国计算机学会高级会员、美国伊利诺伊大学(UIUC)访问学者、九三学社社员,曾任常州市青联委员、新北区第二届人大代表、学院计算机技术系主任。
硕果累累展风华
出生教师之家的她热爱教育事业,坚守教学第一线,始终如一地将教书育人放在首位。陈老师承担过多项教学任务,主讲《数据库系统原理》《云计算技术与应用》《计算思维导论》《数据挖掘与大数据技术》等多门计算机专业课程。陈老师还主编教材5本,所编教材曾获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江苏省高等学校精品教材等,不仅为广大学子提供了宝贵的学习资源,也为相关领域的教学和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在陈老师的课堂上,师生们常常相互启发、共同探索,使教学相长的理念在实践中得到深刻体现。深受学生喜爱的陈老师还被评为河海大学优秀主讲教师。
为更好地提升教学效果,陈老师积极承担多项教学改革项目,推行在线课程建设和翻转课堂教学改革。她带领课程团队承担的《云计算技术与应用》获国家精品在线课程、国家线上一流课程和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课程已连续开设14轮,为全国10万余名选课学员提供了优质的教学服务。
“云计算是分布式计算、并行计算、效用计算、 网络存储、虚拟化、负载均衡等传统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发展融合的产物。我们身处云计算和大数据时代,要学会如何更好在‘云’端学习与生活。”陈老师这样介绍道。
产教融合育英才
陈慧萍老师积极将“新工科”理念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希望我们的学生都能成长为引领未来的行业领军者和变革者。”
近年来,陈老师积极与IBM、Google、百度、阿里云等云计算和人工智能领域企业交流,共同探索课程体系的优化升级,将IT企业资源和企业工程案例引入专业课程及课外实践体系,产教融合成效显著。
比如,陈老师将IBM、阿里云等云计算企业资源和案例引入《云计算》课程,将Google、百度等人工智能企业资源和案例引入《人工智能》课内外创新实践中,并开展“河海大学Google人工智能创新训练营”“河海大学-百度菁英班”等活动,在生动多样的教学情境中激发学生们的科学兴趣,拓宽科学视野,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陈老师所获奖项
陈老师还曾获IBM奖研金、Google奖教金及百度松果菁英教师等荣誉,并连续两次以百度平台为背景申报全国计算机类课程优秀实验教学案例获二等奖和三等奖一项。
桃李芬芳满天下
“自2014年开始参加‘中国软件杯’大学生软件设计大赛,学院学子已经连续十年获得一等奖。”在比赛准备阶段,陈老师充分了解队员们的优势和特长,再提出有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比赛答辩时,也全天候在现场协调,为各个团队加油打气。“从最初选题到方案选择,从设计与实现、作品完善、到答辩展示等整个赛程,陈老师都持续不断地给予我们支持和鼓励。”
作为班主任,陈老师总是耐心地倾听学生的心声,帮助他们明确自己的职业目标和发展方向。她的学生有的进入国内外一流高校读研,有的就职华为、腾讯等IT企业,都在各自的岗位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还曾有目前在Google公司工作的2013级、2019级两位计算机专业学生,热情地邀请老师参观他们工作的地方。“我们的成长离不开陈老师的辛勤付出和无私奉献。无论走到哪里,我们都会记得当初与陈老师相处的点点滴滴。”
虽已退休,但校园中仍常常见到陈慧萍老师关心与指导学生的身影,继续照亮学生们前行的方向。她用智慧和汗水培养了一批批优秀学子,也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真正的师者风范!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edmeTZAF_dtmUOgUpkKnjQ